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不适合浏览此网站请您更换高版本浏览器,点此链接下载
首页 > 行业洞见 > 世联声音
陈劲松:城市人口流动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30
一、人口流动的不可逆转性


今天看到朋友转来的一篇文章——“全国近5亿人被迫回家发展,城市已经架空底层人,回家比城市更难”,也就是说“逆城市化“似乎是目前“底层人”的无奈选择,而且高达5亿。直觉告诉我,好像不大对劲,不符合常识。果然,文章既没说“5亿”数字的来源,所配的“回乡大军”图片居然没有戴口罩的!由于“防疫要求”,深圳等部分城市核酸每天必检,相信城市常住人口数会非常准确,人口减少应该是事实,但“疫情人口”毕竟是短期的。

“人口流动“倒是个好问题、真问题,有必要搞清楚这篇文章标题中的为什么“回家比城市更难”。

其实自上世纪,不只是我们中国,全球人口流动的趋势就是“城市化“,就连非洲也是如此,我们不过只比全球平均城市化率高出10%多一点。现在全球一半以上的人都生活在城市,即使像日本这样经济停滞、老龄、少子的国家,也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的流动。

这不是“生活成本”的问题,这是工业化之后的必然趋势——生产成本和市场规模的问题。

至于“底层”民众这样的说词,显然“政治不正确”,他们在哪里生存更容易?农村还是城市?比我们更“两极分化“的南非”开普敦“、印度”孟买“和墨西哥城告诉我们,依然是城市!


二、城市的弹性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家老少三代六口人住在20多平米的工厂宿舍的日子,经常有农村亲戚来打地铺,拼着命想要城市户口,吃“商品粮”,那时城市人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那么差。文革之后知识青年也拼命回城,没有工作也回,因为“蹬三轮”也能养活自己,这就是城市独有的市场,农村怎么可能?

振兴美丽乡村当然也是对的,其实仔细考察下来,真正的扶贫,也是要把人从绝对分散的山区,适度聚集为小城镇,而不是相反。也只有这样,公共服务和配套的“成本—效益”才算得过账;也只有这样,乡村才真正能美丽起来。

城市的弹性在吸纳愈多的人口,城市的基础设施效应就愈显著;吸纳愈多的人口,市场就愈丰富、运行成本就愈低,甚至愈环保!


本文篇幅有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城市的胜利》。



三、大城市的问题,不是城市本身的问题,是不合理的管制问题


比如房租贵的问题,为什么90年代,深圳人口涌入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城中村”不断加高、“一户分租”源源不断地向租房子的年轻人提供房源。

比如“塞车拥堵”,不过是城市扩张时的各种“CBD”、“CLD”、“CGD”、“CTD”人为规划所导致;更有甚者,特别规定中心区、产业区就是不能居住,各种“不批”。

比如“生活成本”高和就业难的问题,摆个摊、办个照,弄个会所、住个临建,总之消防、卫生、税务,工商、一路卡、查、验。这成本能不高吗?就业能不难吗?

城市是个巨大的容器,首先是各类人等的容器,“低端人口”代表着城市的运营成本,他们的生存代表着城市的责任和先进性!

四、当前城市应该警惕的几个趋势性错误


1、不解决楼宇(商业楼宇)空置,只顾开发新区;


2、大力开发“保障性商品房”,而不是“租赁房”,而且这些“保障性商品房”没有“保障性”闭环,几年后可以进入市场;

3、严厉打击“商改住”,大力推商办用地;

4、各种卫生、环保、绿化、场馆、道路标准越来越高,运维费用随之大量增加;

5、主力集中打造明星夜经济商业街,忽视普通街道商业氛围;

6、视“城中村”为城市毒瘤,忽视“微改造”,中意成片的“城市更新”,希望城市“绅士化”;

7、给城市“豪宅”限定价格,这必然影响豪宅的土地价格,变相降低了土地收入;

8、“公寓”歧视性水电煤和购房主体限制政策,人为导致大量积压和结构失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本不应是一句口号,把城市当做一个复杂的生命体来对待,他就会有自愈能力,而且生机无限。



联系我们
 
投诉建议
黑名单查询
查询
X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高管团队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
世联服务
大交易
大资管
服务案例库
行业洞见
世联研究
世联声音
世联刊物
新闻中心
世联动态
媒体报道
播客库
投资者关系
披露信息
公司治理
定期报告
来访登记
加入世联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培训发展
文化印象
世联行 002285 境内首家登陆A股的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   RMB